2022年,黄岛区检察院深入落实“质量建设年”要求,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狠抓典型案例培育,制定20件典型案例培育推介计划,5件案例获评最高检、省院典型案例。
最高检典型案例:督促整治燃气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
【典型意义】燃气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检察机关邀请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民监督员通过协助调查、公开听证、落实反馈、深入现场“回头看”等参与公益诉讼办案全过程,一方面为提升监督质效提供了专业支持和技术保障,促进整改落实更加高效,另一方面对行政机关履职进行精准监督,实现了以“我管”促“都管”,是人民民主监督与检察监督深度融合的有益尝试,为从源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贡献了检察力量。
最高检、省院典型案例:青岛某农业公司与某物流公司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检察和解案
【典型意义】一是促进多个纠纷一并解决,助推诉源治理,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基础上,检察机关可以引导当事人就申请监督案件及关联案件所涉纠纷“一揽子”解决,全面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本案中,两家民营企业之间另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处于执行阶段,且与本案存在关联性。检察机关引导双方寻求利益平衡点,将两起案件一并和解,达成并及时履行和解协议,解除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燃眉之急”,切实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二是民事检察和解与法院执行和解高效衔接,确保民事检察和解效果。检察机关在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及时告知当事人向执行法院递交和解协议,并积极与执行法院沟通协调,推动和解协议切实履行。本案中,检察机关持续跟进和解协议履行过程,与执行法官充分沟通,确保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后,第一时间为被执行人解除相应执行措施,实现检察和解与执行和解的高效衔接,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讼累。
省院典型案例:芦某贩卖毒品、洗钱案
【典型意义】本案系贩卖新型毒品合成大麻素类犯罪案件,涉及网络交易和自洗钱犯罪。案件移送后,黄岛区检察院发现该案现有证据链条上多个线索和漏洞待查,特别是犯罪嫌疑人贩卖毒品的主观故意以及使用他人微信账号逃避打击等情况没有查实。通过公检联席会议,对新型毒品犯罪的入罪标准达成共识,形成会议纪要,认定本案构成贩卖毒品罪,并追加起诉洗钱犯罪事实。同时,联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及时发现涉自洗钱犯罪线索,引导侦查机关全面收集涉及赃款赃物去向。为强化寄递安全溯源治理,向驻区物流企业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寄递行业重视邮件安检规程,落实百分百实名收寄、百分百收寄验视和百分百粘贴“安检”标识贴,及时查处违禁品,消除安全隐患。
省院典型案例:保障困境未成年人信息安全公益诉讼案
【典型意义】黄岛区检察院着眼于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网络保护,以促进困境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事项公开规范管理为切入点,通过公益诉讼督促各职能部门依法规范履行职责,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网络安全;通过制度化设计,填补政府保护中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的管理盲点和漏洞,为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安全构筑一道有力屏障;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作为唯一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过程部门的优势,以“我管”促“都管”,通过公开听证、公益诉讼、专题教育,积极将司法保护融入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社会保护,真正做到“1+5 >6=实”,使“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更有意义”。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联系我们12309中国检察网 检察听证网 法律法规
Copyright © 2017 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7022784号-1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