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假期刊网”谎称代发论文行骗致多人上当


[日期:2021-06-02 19:46:02]
来源:
作者:

医学类职称评定,论文就是一道“硬杠杠”。对于长期忙碌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来说,大多并不清楚论文发表门路,只能在网上找人代发论文,结果一不小心就落入诈骗陷阱。近日,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西海岸新区)人民检察院起诉的杨骏涉嫌诈骗案,被法院一审判决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五万元。

30岁的杨骏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做期刊编辑。工作期间,由于能力不足,公司又总拖欠工资,他一直想着再找路子挣钱。

这天,杨骏偶然发现医生和护士经常在网上咨询发表期刊论文的事情。他知道,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论文发表直接关系到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所以他们有强烈地论文发表需求。

然而,很多医护人员日常工作繁忙,又没有经验,经常是在网上找到一家看起来正规的期刊网站就去投稿。结果,投出去的稿件石沉大海,有的还为此赔了钱。

头脑灵活的杨骏立马意识到,这些真假难辨的期刊网站就是赚钱的“商机”!他开始盘算,“与其给人打工,不如自己也设立个期刊网站,骗点稿费。”

首先,杨骏请人专门克隆了一家正规期刊网。这个假网站与真的期刊网站基本一样,具有各类杂志介绍、在线投稿、投稿信息填写等功能。“做这个网站目的就是可以在网络上以杂志名义进行征稿从而实施诈骗。”杨骏坦白。

但是,这么多期刊网站,怎么能被人轻易检索到?杨骏选择通过某大型浏览器进行网站推广,这样一旦有人在浏览器搜索“医学论文”等关键词,系统会将其假网站优先推送出来。

此外,为了给诈骗披上看起来“合法的外衣”,杨骏还找代办公司成立了一家期刊发行公司。这是一家空壳公司,注册地址在北京,公司法人就是杨骏本人。同时,他还办理了三个公司对公账户方便收款。就这样,杨骏一步步设计好了骗局,就等被害人“上门”。

为了尽可能赢得被害人信任,杨骏注册了微信、QQ账号,以“张编辑”的身份与对方交流,并许诺只要交钱就能见报。

被害人投稿后,杨骏会通过邮箱给他们发送初审通过的邮件话术模板,模板上附有公司对公收款账户,收费一般在1500元至1800元不等。2017年以来,杨骏可以说是“生意兴隆”,轻松赚了个盆满钵满。“骗来的钱大部分还贷款和个人消费了。”杨骏说道。

经审查,报案的被害人为88人,但检察官根据现有证据发现,总涉案人数远不止于此。为准确认定被害人人数及诈骗资金数额等犯罪事实,办案检察官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该案进行专项审计。

审计报告显示,该案涉案人数为368人,涉案金额为597809.17元。案件受害人为全国多个省市的医护人员,其中不乏三甲医院的医生护士。由于涉嫌被害人众多,黄岛区检察院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上依法向被害人公告送达权利义务告知书。

2019年12月,公安机关将杨骏抓获到案。这个曾经的期刊编辑在2年多时间里疯狂作案,也终究自食恶果,沦为了“阶下囚”。

案件审理过程中,杨骏对能联系到的被害人积极予以赔偿。检察机关审查认为,杨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网络多次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同时,办案检察官提醒大家,发表论文期刊要摒弃急功近利走捷径的思想,要擦亮眼睛,选择期刊官方网站,咨询正规期刊杂志。此外,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信主动添加你的微信、QQ好友,更不要轻易给陌生人转钱。一旦发现被骗,应及时报警,切勿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避免更多的人落入诈骗的“坑”。

(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ction() { $(this).hoverdir({ hoverDelay : 75 }); } ); });